一、安全预评价报告
(一)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求
安全预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预评价的任务, 即建设项目的主要危险、有害因素评价;建设项目应重点防范的重大危险、
有害因素;应重视的重要安全对策措施;建设项目从安全生产角度是否符合国家有关法律、法规、技术标准。
(二)安全预评价报告内容
安全预评价报告应当包括如下重点内容。
1、概述
1)安全预评价依据
有关安全预评价的法律、法规及技术标准;建设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等建设项目相关文件;安全预评价参考的其他资料。
2)建设单位简介。
3)建设项目概况
建设项目选址、总图及平面布置、生产规模、工艺流程、主要设备、主要原材料、中间体、产品、经济技术指标、公用工程及辅助设施等。
2、危险、有害因素识别与分析
3、安全预评价方法和评价单元
4、定性、定量评价
5、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
1)在可行性研究报告中提出的安全对策措施;
2)补充的安全对策措施及建议。
6、安全预评价结论。
二、安全验收评价报告
(一)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要求
安全验收评价报告是安全验收评价工作过程形成的成果。安全验收评价报告的内容应能反映安全验收评价两方面的义务:
一是为企业服务,帮助企业查出安全隐患,落实整改措施以达到安全要求;二是为政府安全生产监督管理部门服务,提供建设项目安全验收的依据。
(二)安全验收评价报告主要内容
1、概述
1)安全验收评价依据;
2)建设单位简介;
3)建设项目概况;
4)生产工艺;
5)主要安全卫生设施和技术措施;
6)建设单位安全生产管理机构及管理制度。
2、主要危险、有害因素识别
1)主要危险、有害因素及相关作业场所分析;
2)列出建设项目所涉及的危险、有害因素并指出存在的部位。
3、总体布局及常规防护设施措施评价
1)总平面布局;
2)厂区道路安全;
3)常规防护设施和措施;
4)评价结果。
4、易燃易爆场所评价
1)爆炸危险区域划分符合性检查;
2)可燃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仪的布防安装检查;
3)防爆电气设备安装认可;
4)消防检查 (主要检查是否取得消防安全认可);
5)评价结果。
5、有害因素安全控制措施评价
1)防急性中毒、窒息措施;
2)防止粉尘爆炸措施;
3)高、低温作业安全防护措施;
4)其他有害因素控制安全措施;
5)评价结果。
6、特种设备监督检验记录评价
1)压力容器与锅炉(包括压力管道 );
2)起重机械与电梯;
3)厂内机动车辆;
4)其他危险性较大设备;
5)评价结果。
7、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检查
1)安全阀;
2)压力表;
3)可燃、有毒气体泄漏检测报警以及变送器;
4)其他强制检测设备设施情况;
5)检查结果。
8、电气安全评价
1)变电所;
2)配电室;
3)防雷、防静电系统;
4)其他电气安全检查;
5)评价结果。
9、机械伤害防护设施评价
1)夹击伤害;
2)碰撞伤害;
3)剪切伤害;
4)卷入与绞碾伤害;
5)割刺伤害;
6)其他机械伤害;
7)评价结果。
10、工艺设施安全联锁有效性评价
1)工艺设施安全联锁设计;
2)工艺设施安全联锁相关硬件设施;
3)开车前工艺设施安全联锁有效性验证记录;
4)评价结果。
11、安全生产管理评价
1)安全生产管理组织机构;
2)安全生产管理制度;
3)事故应急救援预案;
4)特种作业人员培训;
5)El常安全管理;
6)评价结果。
12、安全验收评价结论
在对现场评价结果分析归纳和整合基础上,作出安全验收评价结论。
1)建设项目安全状况综合评述;
2)归纳、整合各部分评价结果提出存在问题及改进建议;
3)建设项目安全验收总体评价结论。
13、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件
1)数据表格、平面图、流程图、控制图等安全评价过程中制作的图表文件;
2)建设项目存在问题与改进建议汇总表及反馈结果;
3)评价过程中专家意见及建设单位证明材料。
14、安全验收评价报告附录
1)与建设项目有关的批复文件 (影印件 );
2)建设单位提供的原始资料目录;
3)与建设项目相关数据资料目录;
三、安全现状评价报告
(一)安全现状评价报告要求
安全现状评价报告的内容要求比安全预评价报告要更详尽、更具体, 特别是对危险分析要求较高,因此整个评价报告的编制,要由懂工艺和操作的专家参与完成。
(二)安全现状评价报告内容
安全现状评价报告一般具有如下内容。
1、前言
包括项目单位简介、评价项目的委托方及评价要求和评价目的。
2、评价项目概况
应包括评价项目概况、地理位置及自然条件、工艺过程、生产运行现状、项目委托约定的评价范围、评价依据(包括法规、标准、规范及项目的有关文件)。
3、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
说明针对主要危险、有害因素和生产特点选用的评价程序和评价方法。
4、危险、有害因素分析
危险、有害因素分析的内容包括:工艺过程、物料、设备、管道、电气、仪表自动控制系统、水、电、汽、风、消防等公用工程系统、危险物品的储存方式、储存设施、辅助设施、周边防护距离及其他。
5、定性、定量化评价及计算
通过分析,对上述生产装置和辅助设施所涉及到的内容进行危险、有害因素识别后,运用定性、定量的安全评价方法进行定性化和定量化评价,确定危险程度和危险级别以及发生事故的可能性和严重后果,为提出安全对策措施提供依据。
6、事故原因分析与重大事故的模拟
结合危险、有害因素分析、评价结果以及同行或同类生产事故案例分析统计情况,对该评价项目中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进行原因分析、事故模拟。
7、对策措施与建议综合评价结果,提出相应的对策措施与建议,并按照风险程度的高低进行解决方案的排序。
8、评价结论
明确指出项目安全状态水平,并简要说明。
your needs
扫一扫 关注我们